哪些大学有专业硕士?
1月17日更新 最近很多学弟学妹问关于我考研的问题,我觉得我考上人大金融硕士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所以想考人大的同学们还是要努力呀!! 先说下本人情况,普通二本院校,专业金融工程,成绩84+86+132+118+394=总分450分(2016年),其中政治69、英语二86、数学三118、专业课132。
初试第五,复试第一,综合第一,成功上岸啦~(虽然今年分数特别低。。。) 想了解细节的童鞋请戳→ 我是一个执着于考研的学校,从大二开始就想好要考哪所学校了。由于本科是经管类,所以报考的专业几乎都是经济学或金融学。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的考研经历。 先说择校和择专业—— 选择学校的时候其实很纠结,因为我想去北京,但是北京的好学校又很少,加上我又想考取100%的录取比例(其实是因为害怕考研失败。。。),于是最后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
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很久,因为人民大学的金融学十分强势,而且又是本部,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它--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研究生。 这里要说的是,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才能收获胜利。
关于备考-- 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洗。 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脚踏实地”。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每一道题我都会认真做,不会的题目我会看参考书或者听网课来解开疑惑。也许正是由于这样,我在复习的过程中才会没有疲惫感,反而觉得每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这里我要提醒学弟学妹们,不要迷信各种经验贴里所谓的“捷径”“技巧”,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具体到每门科目,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① 政治:我认为政治不需要太早准备,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早准备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我在七月份买了肖秀荣老师的辅导书,每天看看新闻和形势与政策,九月份看了马哲部分的视频并做了相应的笔记。十月份开始做真题,并关注各时事热点。十一月份做了肖八和肖四以及其他老师的试卷。十二月份反复背诵肖四及其他时政热点。总之,政治不需要太早准备,也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看视频,做题时最重要的事。
② 英语:我是从五月份就开始准备英语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背单词啦!我把考纲单词反复记忆几遍后,就开始做阅读真题,并整理出历年真题中出现的考纲单词。后面我有空就翻看下历年真题,并练习真题中的小作文和大作文。
建议各位学弟学妹注意一下英一和英二的题型变化,毕竟英二近几年的难度和题量都和英一相差甚远。当然,无论怎样,单词是最重要的,每天坚持背一背,积累词汇。另外,可以找一些适合英文阅读的素材,比如《经济学人》《CNN》等,平时多看看,培养下语感。
③ 数学:数学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科目,也是最磨人的一门学科。高数我看了张宇的和汤家凤的,线代看了李永乐的,概率看了王普的。每一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当然也会有不一样的坑,因此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经验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学习一定不要急于求成,特别是数学,基础很重要,千万不要自诩聪明而忽略基础知识。一定要善于总结,多反思,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还有就是错题集一定要利用起来,多看看自己易错的题目,以防同样的错误再犯。
④ 专业课:由于我是在七月份才开始正式备考,所以留给专业课的时间不多。当然,如果各位学弟学妹有时间的话,建议早些开始准备专业课。首先,要认真浏览所报院校官网,看看往年考试大纲及指定书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报考的人大初试考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国际贸易学、计量经济学。
其中,西经两本教材和人教版的课后习题我都看了,尤其是教材上的重点内容以及课后习题上经典试题我都用草稿纸整理了好几遍;关于国贸,我看了苏东水的《国际经贸实务》和黄燕琳的《国际经济合作》,并做了相应的课后习题;计量我是看了范里安的《计量经济学》,并做了对应的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