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多少金融从业人员?
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过硕士,做过一段时间研究生导师助研。 UCL的MFE(master of financial economics)项目2016/2017入学的共90个学生。 毕业前夕做了毕业生调查,大部分同学会在毕业后回到中国继续从事金融行业,其中大概50%会进入私募行业。 也就是说有大约45个人会进入私募行业。 再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来估计一下伦敦金融城到底有多少quant。 在做硕士项目的录取的时候,我们会对学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以及之前的学历背景有个大致的调查。 一般来说,能被录取到MFE项目的中国人,都曾经在国内读过不错的本科(复旦、南大这种级别)或者硕士。
这样的学生在英国其实能找到很好的实习机会,并且最后拿到full offer的几率很大。 而在MFE项目中,每年都会有至少一个中国学生获得distinction(最高等级的成绩)。 这个成绩拿full offer的机会也很大。 保守估计,至少会有30个中国人通过MFE项目留在英国工作。 而能够考上复旦、南大这样的国内名校,本身能力都不差。 这些人里面大概率会在若干年后成为业界的中流精英。 中流精英乘以30,那就是150个quant了。。。
再来聊聊在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生生活中,同学们对于quant这个群体是怎么看待的呢? 我读的MFE是在UCL的数学系下面。 除了MFE外,还有MSc in quantitative finance(数量金融)和MSc in actuarial science(精算科学)。
这三个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在读。 其中以 MFE 和 Quant 的比例最大。这两个专业的中国学生加起来能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所以虽然UCL没有明确的quant方向,但是在同学们中间还是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俩专业出来的都是quant。
因为数量金融这个专业名字就自带quant属性,所以里面的课程内容也是大量跟quant有关的,比如随机控制、计量经济学、数值分析(Octave)等等。而mfe虽然主要学金工,但是也会学到随机控制和计量。这样两个专业毕业的人,在知识上可以说是打了一个基础的。 所以如果未来想做quant,在UCL读书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