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等于大学吗?

邬乃瑾邬乃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学”一词来自夏商周时期的“辟雍”,天子所建立的学校,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礼记·王制》)秦朝开始设置郡县,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认为过去各国诸侯的教育体系阻碍统一,为了巩固统治开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还统一了货币和刑法,并且征募人才,在咸阳进行集中的文化教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校教育。而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本科”“专科”的概念,所有人都是“大学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门阀世家大族掌控了整个朝廷,他们不需要通过考试就能当官,那些没中举的读书人反而没有出路,所以社会地位很低,被称为“白衣百姓”。但是这些人都是“士族”,他们虽然没有身份,但是文化水平非常高,经常写文章谈论道理,所以被称呼为“白袍先生”“白衣秀士"。

到了隋文帝的时候,设立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只要考中进士就要分配工作,成为朝廷命官。虽然出身寒门的庶族通过考试可以当官,但是社会地位仍然不高,穿着青色裤子,被称为“青衫寒士”“青衿学生”。 唐朝时科举分为常科目和制科举两种,常科主要考查诗、赋和文章,制科是皇帝临时指定题目考的,难度很大。不管难不难,只要考中了就有官做。不过唐代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不像宋代以后这么严肃。考不中也不用灰心,可以等来年再考,或者去当个幕僚帮别人做事先积累经验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当时社会上读书人很多,甚至出现了“状元楼”来招待才子们。文人雅客们聚集在一起谈诗论词,非常风雅。这时候也没有明确说哪些人才算知识分子,大家都属于知识分子阶层。

宋朝以来,社会风气逐渐变得严谨起来,人们开始注重道德伦理。除了穷人家的孩子考不了功名之外,其余的人都可参加科举考试。哪怕你出身宦家,父母有权有势,也要通过科举来体现自己的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你考中了进士,不但能光宗耀祖,而且前途无量,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当个县令,那也是堂堂七品的官职呀!

明朝的时候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皇权极盛的时期,皇帝权力达到了顶峰,连宰相这个监督皇帝的机构都给废了。于是文官集团的权力得到了加强,官员们互相联姻,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一方面制约了皇权,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读书人的权利。只要是正经八百的秀才举人,哪怕你是白身没有什么官衔,见了官宦人家的人都得礼让三分。老百姓见了穿白衣的读书人都得敬称一句“相公”。

苏涵义苏涵义优质答主

本科不等于大学。大学本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环节,而大学一般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教育层次。

本科(大学本科)教育是迈向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一般安排在普通高中教育之后,置于专科学历教育之前。学习时间从一般三年的高中毕业就开始,也可以是完成专科学业后再进行,时间分别为四年或五年。完成学业的学生可获得学士学位。

大学则是更为深入的教育层次,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经验。从最具体到最抽象,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艺术到技术,高等院校囊括了各种知识和学习领域。全球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各有特点,但普遍认为包括美国、欧洲有些国家的英国、加拿大等高校系统等。在美国,大学本科并不是必须,但本科以上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是必不可少的。在欧洲,本科是一个普遍的习惯,许多职业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总之,本科和大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层次,但都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教育和职业发展途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