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到了什么?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融合了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与理念,对于“新”加坡人来说,他们没有所谓“本土文化”或“本民族”的认同感。他们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毕竟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也认为自己是“亚洲的一部分”,并为此感到自豪。 新加坡在现代化过程中并没有失去传统,他们很好地将西方的制度与观念同自身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对于“新”加坡人来讲,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老套理念,而是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有用技能。他们学会了使用电冰箱但却依然会使用传统的水槽洗碗;他们学习开车并且遵守所有的交通法规,但依然保持着徒步和骑单车的传统;他们的儿童在学完数学与英语后,还会学习华文等当地语言…… 这种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来自于他们对于自身的定位——他们是亚洲的一员,是黄种人。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曾指出: “我们的种族来自中国,我们的语言是中式的,我们的文字是起源于中国的汉字,我们的烹饪和大部分人的家庭习惯也同属于中华料理。虽然我们住在热带海岛上,但我们并不种植水稻。我们应当被看作是中国人而不是马来西亚人或者印度尼西亚人。”……“我们应把新加坡建设成亚洲的一个伟大国家,一个令亚洲人引以为豪的国家。” 在新加坡你能够看到很多具有浓郁亚洲风情的街头艺术和建筑。
另外,作为英联邦成员的新加坡采用了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以来长期掌控政府,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司法独立、媒体自由以及良好的治安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教育方面,新加坡实行免费的中小学教育制度和公立大学学费优惠制度,努力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些制度在新加坡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队伍,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